近期,从我们研究生院网站传来喜讯:永利463官网2016年度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顺利通过公示,全校共有26篇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4篇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其中,463永利官网共有5篇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篇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桥梁工程系副主任李小珍教授团队指导的2016年获得学位的2篇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全部获评校优秀学位论文,表明了李小珍教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工作和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多年来,李小珍教授团队坚持“以高级别项目为载体,以高水平论文为导向,强调基础理论学习,注重专业技能提升,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研究生培养基本原则,建立了详细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因材施教,系统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图1李小珍教授团队合影
近五年来团队申请主持了多项国家层面的高级别科研项目,同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工程相关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与国家973课题、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铁路总公司重大项目等等,依托这些科研项目指导博士生、硕士生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一方面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本次获得2016年校优秀博士论文的两篇博士论文,其主要内容就是团队主持的国家863计划子题《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噪声与桥梁减振降噪装置机理研究》的研究成果;另外,获得2016年校优秀硕士论文的五篇硕士论文中,有三篇论文是团队主持的《长沙中低速磁浮交通典型桥梁、车站、低置结构振动性能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在这些高级别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李小珍教授团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其逐渐完成从科研门外汉到主要完成人的蜕变。团队青年教师肖林、张迅副教授、刘德军、朱艳讲师勇于担当、积极奉献,使得团队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图2李小珍教授指导硕士生进行项目研究
同时,团队特别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表达能力,尤其是在高水平论文的撰写。对研究生的每一篇论文,李小珍教授从创新点提炼、逻辑结构、图表制作、文字语言等方面给予细心指导。同时,团队定期召开学术交流活动,对学生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思维碰撞,促使新思路、新方法的诞生。正是通过这些不懈的努力,团队每一名博士生在答辩前均能在《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等重要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而每一名硕士生在答辩前均能在《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铁道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图3李小珍教授与博士生讨论项目汇报材料
此外,李小珍教授团队还十分注重国际合作交流。近年来团队共有5名博士生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理工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海外院校学习深造,不仅拓展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与思维方式,也促进了桥梁工程系与海外院校的沟通和交流、提升了桥梁工程学科知名度。
近五年来,李小珍教授团队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中,共有16篇学位论文入选校优秀学位论文;5人被评为校优秀毕业生;1人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2人获得“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称号;8名硕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6名博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来源:46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