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CTUC】2016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学术报告分会场顺利召开

2016-10-27 13:22:08 来源:463永利官网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2016年10月24日下午16:00至26日中午12:00,在永利463官网逸夫馆4104、4105及信息楼0202分别进行了主题为“深埋长大隧道与水下隧道工程的先进理念与修建技术”、“地铁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先进修建技术”及“隧道工程环保与防灾救灾技术”的2016UTUC分会场报告。报告分为三个时段,分别为24日下午16:00~18:00、25日下午16:00~18:00、26日上午08:30~12:00。每个主题在三个时段均有分会场报告,每个分会场报告均有两位主持人,主持人以我们土木学院地下系教授为主,还有来自中国地下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报告发言人为永利463官网、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和部分博士生,每个报告发言人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向与会专家及现场听众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主题为“深埋长大隧道与水下隧道工程的先进理念与修建技术”分会场报告中,包括特殊地质及复杂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优化模型及计算方法在隧道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先进材料及设备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其中,长安大学陈建勋教授进行了题为《黄土隧道支护技术与关键施工技术》的精妙解析,对黄土隧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工程问题深入分析,并对其支护技术及关键施工技术进行详细讲解;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桥隧部副部长肖广智进行了题为《特殊地质条件隧道问题与对策》的精彩汇报,对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的修建与维护提出较多完备的对策;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教授进行了题为《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大变形控制技术》的出色解说,以成兰铁路隧道大变形为背景,从地应力特征、围岩工程特性、大变形分级、大变形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场听众无不深领其意,掌声如潮。

陈建勋教授做学术报告

在主题为“地铁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先进修建技术”分会场报告中,包括盾构隧道修建难题及盾构相关机具应用分析、城市综合管廊设计方案分析及施工管理技术研究、BIM技术在隧道与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其中,我们晏启祥教授进行了题为《盾构斜井施工和结构的实时监测与安全评估》的精妙解析,提出了一种可对盾构斜井施工、结构安全进行实时监测与安全评估的系统,该系统是国内隧道行业的一个探索;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贾连辉进行了题为《综合管廊机械化施工选型》的精彩汇报,对综合管廊机械化施工进行了前瞻式的阐述;我们李秉展副教授进行了题为《隧道与地下工程BIM技术》的出色解说,主要讲解了BIM5.0在台北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城市管网、地铁隧道、公路隧道等的应用前景。一场场引人入胜的汇报,使得在场观众饱餐此次学术盛宴。

晏启祥教授做学术汇报

在主题为“隧道工程环保与防灾救灾技术”分会场报告中,包括隧道防护结构及预警系统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配置及隧道灾害防治整治技术研究、先进设备及材料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其中,我们昝月稳教授进行了题为《车载GPR技术在隧道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的精妙解析,车载GPR技术能够极大提高隧道病害的检测效率,且获得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2015年度技术创新奖;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科研院有限公司总工何清进行了题为《隧道安全及成套技术装备》的精彩汇报,提出“没有隧道技术,就没有今日高铁”,并介绍了隧道瓦斯防治成套技术装备等一系列装备;我们蒋雅君副教授进行了题为《高寒地区隧道喷膜防水应用实例及经验》的出色解说,详细介绍了防水保温构造,并分享了他个人在喷膜防水施工中的经验,提出“防水是基础,排水是核心,保温是关键”的隧道冻害防治措施。全场掌声雷动。

昝月稳教授做学术汇报

2016CTUC分会场报告历时三天,规模宏大,参与汇报的嘉宾激情澎湃,现场听众认真听取、掌声雷动,真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学术盛宴!

摄影:阮雷、徐海岩记者:高靖遥、韦安祺 编辑:包芮

来源:46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