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桥福人,谊桥连心”桥梁学术交流会圆满召开

2012-10-28 19:08:23 来源:土木学院研究生新闻中心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10月28日上午10点,桥梁学术交流会在网络学院四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交流会邀请到了孙峻岭博士,讲解关于桥梁建设的绿色技术。孙峻岭博士是西南交大的老校友,美籍华人,美国加州大学工学博士,美国注册工程师,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技术总监。他设计的桥梁至今仍是多项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桥梁工程系副主任李永乐教授、李小珍教授和广大桥梁师生出席了交流会,会议由李永乐教授主持。

孙峻岭博士首先讲述了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大背景。他指出,过去10年的以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GDP增长的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的能耗是美国的1.3倍,而GDP只有美国的40%。其中5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行业。孙博士从材料科学、力学--计算机--计算科学、规范、项目管理、现代工业化手段五个方面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现代工业化手段,即桥梁建设的绿色技术是目前桥梁建设迫在眉睫的任务。

之后,孙峻岭博士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和石板坡长江大桥为例,重点介绍了大节段预制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他强调说,现代节段预制技术是桥梁工程工业化技术难以为二的代表。他指出,目前国内桥梁行业,通常是粗放设计,野蛮施工,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设计人员经常拷贝图纸、施工单位一味采取桥梁现浇施工,毫无创新。以上述两座桥为实例,孙博士亲口讲述了设计过程的艰辛和创新的难度。现代节段预制技术的核心为“4+1”(设计、制造、运输、架设+管理)。节段预制技术的引入,把天空的工作放在地上,把地上的工作放在车间,提高了设计的难度却降低施工的难度。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解决了钢混接头技术和超大梁桥施工几何技术等众多技术难题,最终以低消耗建设出高质量的桥梁。其中石板坡长江大桥中的一段以330m跨度成为全球最大跨度梁桥。

随后,孙峻岭博士简单分析了一下加拿大联邦大桥等国外著名桥梁,并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丰富拓展师生们的视野。

最后,孙博士感谢交大能够给予这次分享经验和学习交流的机会。西南交大是中国桥梁的摇篮,培养过林同炎、茅以升等桥梁大师。孙博士给广大桥梁师生们寄予厚望,希望桥梁建设者“走出桥梁建设的误区,走上桥梁强国的正道”。在互动问答之后,桥梁交流会圆满结束。

记者:郭思良 摄影:孟伟超 编辑:颜乐

来源:土木学院研究生新闻中心